1. 什么是循环贷?先讲个"信用卡式房贷"的故事

想象一下:你有个神奇信用卡,刷完不用马上还,只要按时付点利息,额度还能循环用——这就是循环贷的通俗版。但别高兴太早!银行可不会做慈善,它们设计了各种"倒贷费用"等着你。

(专业举例:某股份制银行的循环抵押贷,表面年利率5%,但若算上评估费、提前还款违约金等倒贷成本,实际融资成本可能飙到8%+)

2. 倒贷费用的"变形金刚战队"

这些费用就像漫威反派,每次你以为打败一个,又会冒出新的:

- 提前还款违约金(最狡猾):

你以为提前还贷能省利息?银行微微一笑:"亲,收您剩余本金2%的违约金哦~"

(真实案例:2023年某城商行客户王先生提前还200万房贷,反被扣4万元违约金)

- 评估费/公证费(伪装者联盟):

打着"合规流程"旗号收费,但评估公司往往是银行关联企业

(行业潜规则:二次抵押时的评估费通常比首次高30%)

- 资金过桥费(时间刺客):

旧贷未清、新贷未放时,"过桥资金"日息可能高达0.1%,10天就能吃掉1%本金

3. 银行不会告诉你的3个数学陷阱

用小学算术就能识破这些套路:

陷阱① "综合费率≠真实利率"

假设贷款100万:

- 年利率5% → 表面年利息5万

- 但加上2万评估费+1万账户管理费 → 实际成本8万

真实利率≈8%!

陷阱② "期限越短越吃亏"

同样收1%手续费:

- 贷5年:年均成本+0.2%

- 贷1年:直接吃掉1%收益!

陷阱③ "复利吸血鬼"(专业术语叫IRR)

每月还息到期还本的贷款,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高20%(不信?用Excel的IRR函数算算看)

4. 防坑指南:学会这4招省下冤枉钱

招数① 问清"全包价"

像买奶茶要问"加不加小料"一样追问客户经理:"从申请到结清总共要交哪些钱?"

招数② 死磕合同条款

重点检查这些魔鬼细节:

✓ "提前还款锁定期"(一般3年内还都算违约)

✓ "额度激活费"(有些银行不用额度也收费)

招数③ 巧用对冲账户

高端玩法:把存款放进贷款关联账户,余额可直接抵扣利息(香港汇丰、澳洲CBA都有这功能)

招数④ 倒贷前先做压力测试

假设未来利率上升2%,你的现金流会不会崩?(2022年英国房贷危机就是血泪教训)

5. 终极忠告:别被"可循环"忽悠了!

金融圈有句黑话:"循环贷是银行给你挖的游泳池——游得欢可以,但别忘了水费电费清洁费都在后面等着呢!"。下次看到广告说"随借随还0压力",记得默念三遍:"羊毛出在羊身上!羊毛出在羊身上!羊毛出在..."

TAG:循环贷倒贷费用,循环贷到期钱交进去后马上就能取出来吗,循环贷贷了很多笔,循环贷倒贷费用高吗,循环贷倒贷费用谁承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