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场白
听说最近有个金融产品号称能让你"借钱不用还,额度永循环"?作为见过无数韭菜名场面的经济分析师,我不得不掏出计算器给大家表演个"魔术揭秘"——今天咱们就用经济学原理+沙雕比喻,把这套"无限循环信用贷"的底裤扒个干净!
一、什么是无限循环信用贷?(专业定义)
用学术语言说,这是以贷养贷的套利模型;用人话说就是——
> "用A银行的贷款还B银行的卡债,再用C平台的额度补A银行的窟窿,如此反复直至宇宙尽头..."
举个🌰:
小明用信用卡刷了1万,到期用某网贷还上;下个月再用新申请的消费贷填网贷...理论上只要额度不降、利息不涨,就能像仓鼠跑轮一样永远转下去。
(此时我的金融学教授棺材板开始震动...)
二、经济学原理大起底
1.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打脸现场
专业解释:今天的1块钱比明天的1块钱值钱
现实版演绎:
假设每次转贷手续费1%,按72法则计算——
➤ 72÷1=72个月后(6年)
你的债务实际成本就会翻倍!这还没算复利计算的利息。
(就像用漏水的水桶接水,还觉得自己在搞水利工程...)
2. 明斯基时刻预警
海曼·明斯基老爷子早就警告过:金融系统稳定会滋生冒险行为。
案例对照:
2019年某互联网银行数据显示,使用"循环贷"超过3次的用户:
- 债务违约率暴涨400%
- 平均资金成本达到年化28%
(说好的"免费资金"呢?)
三、金融机构不会告诉你的3个真相
1. 额度不是氧气,说停就停
2022年某股份制银行内部文件显示:
> "当用户循环借贷≥5次时,触发风控概率提升至87%"
(翻译:银行看你玩杂技的时候,其实正在后台偷偷撤垫子...)
2. 利率魔法秀
很多产品宣传的"日息万五",实际年化是:
0.05%×365=18.25%!
对比数据:
- 巴菲特年均收益率20%
- 你的借贷成本18%+
(突然理解为什么银行大楼比医院还气派了...)
3. 征信系统的记忆比你前任长久
央行征信中心数据显示:
每多1笔未结清贷款,房贷通过率下降11%
(未来你想买房时,会发现当年那点"周转金"变成了房价首付的缺口)
四、正经人该怎么用循环贷?(专业建议)
✅ 正确姿势(经济分析师盖章版)
1. 3-6个月原则
就像冰箱里的剩菜——短期周转可以,长期存放有毒。
2. 成本控制公式
专业工具:IRR内部收益率计算器
如果资金回报率<借贷成本,立即停手!
3. 逃生舱设置
建议备用方案:
- 保留20%应急现金
- 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资产
(金融安全绳比健身房会员卡重要多了)
五、黑色幽默时间——那些年我们见过的翻车现场
案例1️⃣:某博主炫耀用15张信用卡循环套现买包,结果赶上2020年集体降额,现在在直播卖包还债...
案例2️⃣:深圳某夫妻用经营贷循环买房,遇上LPR上涨+房价下跌,"负资产"比体重增长得还快...
(金融创新和杂技的共同点:没练过的别玩空中飞人)
结尾暴击提问
现在你还觉得"无限循环"很美好吗?要记住——
> 金融市场上免费的午餐只有两种:要么是诱饵,要么是你就是午餐本身。
(掏出小本本记下这句话能省下未来50万学费)
TAG:无限循环信用贷,无限循环放贷,无限循环信用贷利息高吗,循环使用贷款额度上征信吗,循环授信类信用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