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社会,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,网贷作为一种便捷的融资方式,为许多人解决了短期资金周转的难题,一种名为“循环还网贷”的现象却如同隐藏在金融暗流下的漩涡,将不少借款人卷入其中,难以自拔,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压力,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后果。
所谓“循环还网贷”,是指借款人在多个网贷平台上借款,当一个平台的还款期限临近时,为了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,便从其他平台继续借款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,如此反复,形成了一个看似能够维持资金链不断裂,实则危机四伏的恶性循环,这种现象的产生,背后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。
从借款人自身角度来看,消费观念的扭曲是一大关键因素,现代社会物质诱惑繁多,部分人尤其是年轻群体,容易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,追求超前消费、高品质生活,而自身的收入水平又难以支撑其消费需求,当他们面临资金缺口时,网贷平台低门槛、快速放款的特点便成为他们获取资金的首选渠道,一开始或许只是偶尔为之,但长期以往,债务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,为了偿还旧债,不得不陷入循环借贷的怪圈,一些借款人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,对网贷的利率计算、还款规则等重要信息了解不足,盲目借贷,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债务困境。
网贷平台的无序扩张与不规范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“循环还网贷”现象的滋生,一些平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降低贷款门槛,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,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不佳或还款能力较弱的人也能够轻松获得贷款,平台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,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借款人多头借贷,如提供高额额度、虚假宣传等,让借款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债务陷阱,部分网贷平台存在暴力催收等不合法行为,给借款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,迫使他们为了躲避催收而不断寻找新的借款来源,进一步加剧了循环借贷的程度。
“循环还网贷”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其严重的,对于借款人而言,沉重的债务负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,导致日常生活开销紧缩,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,长期处于高压之下,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,如焦虑、抑郁等,更为关键的是,一旦资金链断裂,借款人将面临信用受损的风险,进入征信黑名单,这将对其未来的房贷、车贷、信用卡申请以及职业发展等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,从家庭层面来看,借款人的债务问题往往会波及整个家庭,引发家庭矛盾与纠纷,破坏家庭的和谐稳定,从社会层面来讲,大量借款人陷入债务困境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,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,同时也会对金融秩序造成冲击,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。
如何才能打破“循环还网贷”这一恶性循环呢?
对于借款人来说,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理财观,理性消费,量入为出,避免盲目攀比与过度消费,在面临资金困难时,应优先考虑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,如向亲朋好友求助、寻求银行正规贷款等,而不是轻易踏入网贷的泥潭,要增强金融知识学习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了解网贷的风险与成本,谨慎选择贷款平台与产品,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循环借贷困境,要及时止损,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,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,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债务咨询机构或法律援助。
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,加强对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规范网贷平台的准入门槛、经营范围与业务操作流程,严厉打击非法网贷平台与暴力催收行为,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,加强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,防止借款人多头借贷,还应加大对金融知识普及的宣传力度,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与风险意识,从源头上减少“循环还网贷”现象的发生。
“循环还网贷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,需要借款人、网贷平台、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形成合力,才能帮助那些深陷其中的人摆脱困境,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,让人们在健康、理性的金融环境中生活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