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疫情循环贷:金融界的“泡面经济”

想象一下:当你半夜饿得眼冒金星,泡面就是救命稻草;但连吃一个月…恭喜解锁“防腐剂人设”。疫情循环贷就像这碗泡面——短期救急真香,长期依赖翻车。

专业举个栗子🌰

2022年某连锁餐饮老板老王,靠循环贷发了3个月工资。但复购率暴跌时,他发现:

- “循环”≠免费续杯:年化利率15%的贷款,滚雪球速度堪比奶茶店积分过期提醒。

- “救急”变“填坑”:每月还款吃掉30%流水,最终忍痛关店。

(*数据说话:央行报告显示,2023年小微企业循环贷不良率同比上升2.3%,部分机构通过“还旧借新”掩盖风险*)

二、银行VS民间借贷:谁在玩“鱿鱼游戏”?

1. 银行的“温柔刀”

- 优势:利率合规(通常8%-12%)、流程透明。

- 暗雷:需要抵押物或完税证明——对摆摊卖煎饼的老李来说,约等于要求他拿出《米其林推荐函》。

2. 民间机构的“糖衣炮弹”

- 广告词:“秒到账!0抵押!”(*字幕君默默加上小字:日息0.1%≈年化36.5%*)

- 真实案例:杭州某服装厂主借了10万“过桥贷”,6个月后滚成23万——比双十一预售尾款还刺激。

(*知识点敲黑板:《民法典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超LPR4倍不受保护,但实操中仍有机构用服务费、砍头息等骚操作*)

三、避坑三式:经济学家教你“薅羊毛不挨打”

第一式:算清资金成本(别当数学渣)

- 公式暴击:[实际利率=总利息÷到手本金×100%]

比如借款10万,扣5000手续费后到手9.5万,一年还11万→实际利率≈15.8%(不是你以为的10%!)

第二式:匹配现金流周期(拒绝用房贷买奶茶)

- 反面教材:用3个月循环贷进一批圣诞装饰品→结果疫情封控,仓库秒变“圣诞老人哭泣屋”。

- 正确姿势:选择还款节奏匹配回款周期的产品(如订单贷、存货质押贷)。

第三式:警惕“以贷养贷”黑洞(这是沼泽不是蹦床)

央行爸爸早就警告过:“借B还A”模式的不良率是普通贷款的3倍。记住:当你开始用花呗还信用卡时…系统已默认你为《负债者联盟》VIP会员。

四、魔幻现实中的光明面:这些情况真香!

场景1: 你有稳定订单但账期60天→用循环贷发工资,利润率覆盖利息就是胜利。

场景2: 突接医院消毒液大单→短贷进货,2周回款直接闭环(*此时利率再高也是毛毛雨*)。

五、结语:金融不是盲盒,理性才能通关

疫情循环贷像辣椒酱——适当调味能救命,整瓶灌下必喷火。记住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名言(改编版):“长期看我们都活着,但别死在现金流断掉的黎明前。”

(*附赠行动清单*:①下载央行征信报告查负债比 ②用XIRR公式计算真实利率 ③收藏本文反复阅读防上头)

TAG:疫情循环贷,循环性贷款,疫情贷款2021年,循环贷款能展期吗,循环贷款户,疫情 再贷款